2022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Add 武漢紡織大學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武漢紡織大學考研資源下載: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武漢紡織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武漢紡織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武漢紡織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考研派 okaoyan.com】 為大家提供2022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相關資訊,以下是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和招生簡章,在這里你可以了解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的專業和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報考要求。具體請下載附件,查看武漢紡織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點擊下載:2022年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照《武漢紡織大學章程》,開展自主辦學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學校秉承“崇真尚美”校訓,弘揚“自強不息、經天緯地”的大學精神,以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為戰略目標,堅持特色發展,實行開放辦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已逐步建成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學校堅持“一元領先、多元并進、突出特色、協同發展”的學科建設思路,營建良好的學術生態。設有18個學院(部),涵蓋理、工、文、法、經、管、藝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建有8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5個省優勢和特色學科。“現代紡織技術”和“時尚創意文化”2個學科群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屬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重點建設,紡織科學與工程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實施領軍人才引育工程,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2000余人,專任教師1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800余人,博士800余人。長期在校工作的院士、外籍院士7人,其中自主培養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10余人,省級各類人才200余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8人,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12人。學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擁有一批具有海外學習背景的“陽光學者”。
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人才培養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完善“五育并舉”育人格局,構建“產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大力開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設,大力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著力培養“知識、能力、品格”協調發展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有67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1個,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業2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8個,湖北省品牌專業7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6個。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和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區,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精品開放課程6門,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近年來,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7項。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持續完善學生指導和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和成長環境,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近年來,獲“挑戰杯”全國二等獎2項和省級“優勝杯”;獲評全國“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優秀項目2項、團中央社會實踐先進個人2人;獲評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務隊”3個,“尋找中國的繡娘”榮獲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2名同學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3名同學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8名同學獲評“長江學子”。以學校優秀師生為原型的原創舞臺劇《織夢》入選教育部“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2%以上,畢業生已經和正在成為所在領域的骨干和中堅。
學校積極參與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主動服務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擁有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等重點研究基地。相繼承擔國家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200余項,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紡織、印染、服裝和藝術設計等領域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近年來,學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學校注重成果轉化,連續多年進入“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TOP100)”,技術服務合同登記額居全省高校前列,一批校地校企合作項目在10余個省份先后落地。
學校大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委托培養單位,是“歐洲紡織大學聯盟”第一個中國大陸成員。學校建有教育部首個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擁有湖北省第一個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學校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日本文化學園大學開展本科層次合作辦學項目,與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捷克等國有關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長期承辦由商務部和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主辦的“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國際研修班,連續多年主辦和承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面向未來,全體紡大人將以昂揚的姿態、開放的胸襟,全面開啟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新征程,為把學校建設成學術實力強、育人環境美、文化氛圍濃、師生認可高、社會聲譽好的美好紡大而努力奮斗!
歡迎廣大考生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
一、招生說明
(一)我校是湖北省教育考試院指定的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點(武漢紡織大學考點代碼:4222),可接受考生范圍詳見我校研究生處主頁考點公告。(http://gs.wtu.edu.cn/)。
(二)我校2022年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術/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具體招生學科(類別)、專業(領域)請查看《武漢紡織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三)我校全日制各專業(領域)均接收推免生。
二、報考條件
考生報考時須按照國家規定并結合自身狀況確定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因不符合報考條件而導致不能被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5.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三、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二者缺一不可。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報名網址: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網址:http://yz.chsi.cn)。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初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調劑辦法、計劃余額等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4.考生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 登 錄 “ 中 國 高 等 教 育 學 生 信 息 網 ”( 網 址 :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當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8.我校全日制各專業(領域)均可接收推免生。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須在9月25日-10月20日登錄“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報志愿并參加復試。截止規定日期仍未落實接收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9.考生應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10.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11.原則上我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1.確認時間、地點: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應當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具體安排詳見我校研究生處主頁相關公告,http://gs.wtu.edu.cn。
2.注意事項:
(1)考生應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效驗的考生,在網上(現場)確認時應提交學歷(學籍)認證報告,以供核驗。
(2)考生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做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均由其自行承擔。
(3)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4)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三)準考證打印
準考證打印時間: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考生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須用A4白紙)。《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四、考試
(一)初試
1.初試時間: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考試時間為3-6小時的科目,安排在12月27日進行考試。考場安排見《準考證》。
2.初試科目:初試一般設置四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100分)、外國語(100分)和兩門業務課(各150分),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
會計(125300)、物流工程與管理(125604)初試科目設兩個單元,即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200分)、外國語(100分)。
(二)復試
1.復試時間:2022年3月中下旬。復試具體時間和內容、形式以報考學院通知和學校研究生處網站的通知為準。
2.復試內容:
①專業課考試(面試)、綜合素質面試等形式對考生的學科背景、基本素質、專業素養、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進行考察;
②外語能力測試;
③同等學力考生加試兩門所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
④會計碩士(125300)、物流工程與管理(125604)碩士須加試政治理論;
⑤學校或學院復試時規定的其他內容。
(三)復試要求
復試前考生應當提供考生的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學歷學籍核驗結果、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結果。考生學歷(學籍)信息核驗有問題的,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學校將對考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
(四)錄取
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應當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被錄取的新生,經考生本人申請和招生單位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學資格,工作 1至2年,再入學學習。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五、學費與獎助政策
(一)學費標準
根據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財教〔2013〕19號)文件要求,我校向所有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其中全日制會計碩士(125300)學費標準為15000元/生/年、藝術碩士(135108)學費標準為10000元/生/年,其他全日制學科(類別)、專業(領域)研究生學費標準均為8000元/生/學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收費標準以湖北省物價局批復為準。詳見我校財務處網站公告:http://cwc.wtu.edu.cn/xxgk.htm
(二)獎助政策
1.我校研究生獎助體系健全,設有國家層面、行業層面、社會層面及學校層面等四大類共10余種獎助學金。詳情如下表:
2.學校同時實施“三鷹計劃”,符合相關條件者均可申請相應獎助:
六、其他事項
(一)若本簡章涉及內容與國家政策發生沖突,則以國家政策為準;
(二)本簡章中各專業所列擬招生人數僅供參考,實際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給我校的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指標為準,未完成接收推免生計劃的名額用于2022年公開招考。
(三)未盡事宜,可向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咨詢,也可登錄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處網站查詢,并隨時關注網上公布的最新招生信息。招生相關政策和招生專業目錄均以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處網頁上公布的最新版本為準。
單位代碼: 10495
地址: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號
郵政編碼: 430200
聯系部門: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電話: 027-59367498
郵箱:yjs@wtu.edu.cn
網址:http://gs.wtu.edu.cn
武漢紡織大學管理學院始創于1985年,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和工商管理等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企業管理二級學科碩士點、物流工程專業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被評為湖北省“特色學科”,是學校博士點建設學科之一。在2019、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學院2個一級學科均上榜。2019年,工商管理排名前25%,位列湖北省屬高校第1位;管理科學與工程排名前46%,位列省屬高校第2位。2020年,管理科學與工程在總排行榜中位于前40%(全國第91名),位列湖北省屬高校第1位。
現有教職工9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3人,博士52人(在教師中占比68%),博士生導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陽光學者9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兼職教授5人,1人入選武漢3551人才項目,企業家兼職教授9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名。學院還擁有一批國家項目及課程評審專家和一級學會常務理事等學者。
學院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建有多個實驗與實踐等創新平臺,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院先后獲中國紡織協會教學成果獎3次,湖北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3次。擁有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湖北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2個。近年來,研究生獲全國數學建模大賽二等獎1項、省優秀碩士論文6篇,在IJPE、中國管理科學、管理工程學報、系統工程學報、情報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學院擁有2個省級人文社科基地。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7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21項;獲國家級社科政府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湖北省及武漢市各類教學科研獎26項。近年來,學院教師相繼發表ESI高被引,SCI一區論文,在NRL、EJOR、IJPE、IJPR、AOR、JKM、IJKM、管理科學學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南開管理評論、中國管理科學、系統工程學報、管理工程學報、情報學報、科研管理、管理評論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0余篇;出版相關專著、教材20余部,其中國家級教材2部。
學院于2020年成為商學教育國際認證協會BGA正式會員,標志著我校商科教育在國際認證和國際化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學院還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澳大利亞霍姆格蘭學院、美國佩斯大學、孟加拉國東南大學、法國和香港等高校管理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及聯合培養本科、碩士和博士生。每年為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輸送優秀博士研究生,并為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多名留學研究生。
學院研究生學習研究環境良好,設有專門的研究生辦公室,配備空調、飲水機等,并為每個碩士研究生配備一臺電腦。學校住宿條件良好,全面實現無線WIFI覆蓋。學院積極推進教育創新工程,建有多個實驗與實踐等創新平臺。
辦學理念
管理學院的遠景:
培養中小企業家的搖籃和卓越的管理科學工程師的殿堂。
管理學院的理念:
創新:追求卓越,突出貢獻;
求實:量化績效,實事求是;
包容:尊重個性,百花齊放;
成才:實現價值,人人發展。
管理學院的目標:
以科學研究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營造良好的學術與培養適應社會需求人才為文化,力爭將學院建成 “有水平、有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培養條件
1、 優秀的師資隊伍。所有碩士生導師均畢業于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聘請香港中文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知名學者擔任客座教授,洞察學科的前沿與趨勢。
2、 齊全的軟硬件配套。學院擁有企業決策支持中心和湖北省紡織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等2個省級人文社科基地,武漢光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長江成長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等2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
3、 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學院設有研究生知行論壇,提升研究氛圍;成立導師團隊,協力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邀請牛津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外知名管理大師和知名學者經常來管理學院交流。舉辦或承辦多個國際國內論壇與學術交流峰會。
4、 舒適的學習環境。學院給每位研究生都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科研條件,設有研究生工作室。
研究生就業狀況
1、研究生畢業去向
1)就業形勢良好。碩士研究生就業形勢良好,90%以上的畢業生在擇業選擇上把握主動權,擁有2-3個簽約意向單位的情況較為普遍。
2)就業質量較高。有19%的畢業生進入銀行等金融機構,有19%的畢業生進入高校當老師,34%的民營企業中有一部分屬于上市公司,還有8%的進國企。另外,有8%的學生到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985高校攻讀博士學位。
為了給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與學術研究環境,學校和學院為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了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學校層面、學院層面等多層次的獎助學金體系,以資助其按時完成學業。
對第一志愿報考管理學院研究生的實行優先錄取,并保證所選第一志愿導師。
武漢紡織大學管理學院網址:http://em.wtu.edu.cn
武漢紡織大學管理學院研招QQ群:958322528
地址: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號(陽光校區)
武漢紡織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武漢紡織大學是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國十大時裝名校。學校在新中國振興民族輕工業的呼聲中應運而生,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依照《武漢紡織大學章程》,開展自主辦學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學校秉承“崇真尚美”校訓,弘揚“自強不息、經天緯地”的大學精神,以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為戰略目標,堅持特色發展,實行開放辦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已逐步建成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學校堅持“一元領先、多元并進、突出特色、協同發展”的學科建設思路,營建良好的學術生態。設有18個學院(部),涵蓋理、工、文、法、經、管、藝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建有8個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5個省優勢和特色學科。“現代紡織技術”和“時尚創意文化”2個學科群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屬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重點建設,紡織科學與工程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實施領軍人才引育工程,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2000余人,專任教師1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800余人,博士800余人。長期在校工作的院士、外籍院士7人,其中自主培養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10余人,省級各類人才200余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8人,享受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12人。學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擁有一批具有海外學習背景的“陽光學者”。
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人才培養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完善“五育并舉”育人格局,構建“產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大力開展“新工科、新文科”建設,大力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著力培養“知識、能力、品格”協調發展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學校現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有67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1個,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業2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8個,湖北省品牌專業7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6個。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和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區,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精品開放課程6門,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近年來,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7項。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持續完善學生指導和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和成長環境,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近年來,獲“挑戰杯”全國二等獎2項和省級“優勝杯”;獲評全國“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優秀項目2項、團中央社會實踐先進個人2人;獲評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務隊”3個,“尋找中國的繡娘”榮獲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2名同學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3名同學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8名同學獲評“長江學子”。以學校優秀師生為原型的原創舞臺劇《織夢》入選教育部“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2%以上,畢業生已經和正在成為所在領域的骨干和中堅。
學校積極參與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主動服務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擁有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等重點研究基地。相繼承擔國家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200余項,一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在紡織、印染、服裝和藝術設計等領域具有鮮明特色和優勢。近年來,學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學校注重成果轉化,連續多年進入“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TOP100)”,技術服務合同登記額居全省高校前列,一批校地校企合作項目在10余個省份先后落地。
學校大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委托培養單位,是“歐洲紡織大學聯盟”第一個中國大陸成員。學校建有教育部首個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擁有湖北省第一個本科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學校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日本文化學園大學開展本科層次合作辦學項目,與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捷克等國有關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長期承辦由商務部和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主辦的“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國際研修班,連續多年主辦和承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面向未來,全體紡大人將以昂揚的姿態、開放的胸襟,全面開啟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新征程,為把學校建設成學術實力強、育人環境美、文化氛圍濃、師生認可高、社會聲譽好的美好紡大而努力奮斗!
歡迎廣大考生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
一、招生說明
(一)我校是湖北省教育考試院指定的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點(武漢紡織大學考點代碼:4222),可接受考生范圍詳見我校研究生處主頁考點公告。(http://gs.wtu.edu.cn/)。
(二)我校2022年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術/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具體招生學科(類別)、專業(領域)請查看《武漢紡織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三)我校全日制各專業(領域)均接收推免生。
二、報考條件
考生報考時須按照國家規定并結合自身狀況確定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因不符合報考條件而導致不能被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5.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三、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二者缺一不可。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報名網址: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網址:http://yz.chsi.cn)。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初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調劑辦法、計劃余額等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4.考生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 登 錄 “ 中 國 高 等 教 育 學 生 信 息 網 ”( 網 址 :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當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8.我校全日制各專業(領域)均可接收推免生。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須在9月25日-10月20日登錄“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報志愿并參加復試。截止規定日期仍未落實接收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9.考生應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10.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11.原則上我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1.確認時間、地點: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應當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具體安排詳見我校研究生處主頁相關公告,http://gs.wtu.edu.cn。
2.注意事項:
(1)考生應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效驗的考生,在網上(現場)確認時應提交學歷(學籍)認證報告,以供核驗。
(2)考生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做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均由其自行承擔。
(3)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4)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三)準考證打印
準考證打印時間: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考生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準考證》(須用A4白紙)。《準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四、考試
(一)初試
1.初試時間: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考試時間為3-6小時的科目,安排在12月27日進行考試。考場安排見《準考證》。
2.初試科目:初試一般設置四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100分)、外國語(100分)和兩門業務課(各150分),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
會計(125300)、物流工程與管理(125604)初試科目設兩個單元,即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200分)、外國語(100分)。
(二)復試
1.復試時間:2022年3月中下旬。復試具體時間和內容、形式以報考學院通知和學校研究生處網站的通知為準。
2.復試內容:
①專業課考試(面試)、綜合素質面試等形式對考生的學科背景、基本素質、專業素養、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進行考察;
②外語能力測試;
③同等學力考生加試兩門所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
④會計碩士(125300)、物流工程與管理(125604)碩士須加試政治理論;
⑤學校或學院復試時規定的其他內容。
(三)復試要求
復試前考生應當提供考生的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學歷學籍核驗結果、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結果。考生學歷(學籍)信息核驗有問題的,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學校將對考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
(四)錄取
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應當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被錄取的新生,經考生本人申請和招生單位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學資格,工作 1至2年,再入學學習。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五、學費與獎助政策
(一)學費標準
根據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財教〔2013〕19號)文件要求,我校向所有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其中全日制會計碩士(125300)學費標準為15000元/生/年、藝術碩士(135108)學費標準為10000元/生/年,其他全日制學科(類別)、專業(領域)研究生學費標準均為8000元/生/學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收費標準以湖北省物價局批復為準。詳見我校財務處網站公告:http://cwc.wtu.edu.cn/xxgk.htm
(二)獎助政策
1.我校研究生獎助體系健全,設有國家層面、行業層面、社會層面及學校層面等四大類共10余種獎助學金。詳情如下表:
獎助類別 | 獎助名稱 | 獎助額度 | 面向對象 | 覆蓋面 | |
學校層面 | 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 一等獎 | 10000元/人/年 | 所有專業研究生 | 10% |
二等獎 | 8000元/人/年 | 20% | |||
三等獎 | 6000元/人/年 | 10% | |||
研究生業務費 | 1000元/人/年 | 所有專業研究生 | 100% | ||
單項獎(學)金 | 優秀研究生獎學金 | 1000元/人 | 所有專業研究生 | 5% | |
優秀研究生干部獎學金 | 1000元/人 | 所有研究生干部 | 10% | ||
優秀畢業生獎學金 | 1000元/人 | 所有專業研究生 | 5% | ||
活動積極分子獎 | 1000元/人 | 所有專業研究生 | 5% | ||
研究生“三助”津貼 | 2400元/人 | 所有專業研究生 | 20% | ||
創新成果獎 | 500-20000元/人 | 所有專業研究生 | 符合條件者 | ||
國家層面 | 國家獎學金 | 20000元/人 | 所有專業研究生 | 根據國家計劃 | |
研究生生活補貼 | 6000元/人/年 | 所有專業研究生 | 100% | ||
行業層面 | 紡織之光獎學金 | 8000元/人 | 紡織、服裝、機械等專業研究生 | 2名 | |
桑麻獎學金 | 2000-4000元/人 | 3名 | |||
社會層面 | 攀登獎學金 | 2000元/人 | 所有專業二、三年級研究生 | 5名 | |
立達獎學金 | 3000元/人 | 紡織專業二年級研究生 | 2名 |
獎助類別 | 獎助名稱 | 獎助額度 | 面向對象 | 覆蓋面 | |
雛鷹計劃 | “3+1+2”工程 | 2000-5000元/項 | 優秀本科生 | 20項 | |
飛鷹計劃 | 研究生創新基金 | 工程領軍人才培養項目 | 3000-5000元/項 | 所有專業研究生 | 3% |
學科拔尖人才創新項目 | 3% | ||||
產研結合協同育人項目 | 3% | ||||
精鷹計劃 | 研究生實踐精英獎學金 | 4000元/人 | 所有工程碩士 | 3% |
六、其他事項
(一)若本簡章涉及內容與國家政策發生沖突,則以國家政策為準;
(二)本簡章中各專業所列擬招生人數僅供參考,實際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給我校的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指標為準,未完成接收推免生計劃的名額用于2022年公開招考。
(三)未盡事宜,可向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咨詢,也可登錄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處網站查詢,并隨時關注網上公布的最新招生信息。招生相關政策和招生專業目錄均以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處網頁上公布的最新版本為準。
單位代碼: 10495
地址: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號
郵政編碼: 430200
聯系部門: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電話: 027-59367498
郵箱:yjs@wtu.edu.cn
網址:http://gs.wtu.edu.cn
2022年武漢紡織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武漢紡織大學管理學院介紹武漢紡織大學管理學院始創于1985年,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和工商管理等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企業管理二級學科碩士點、物流工程專業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被評為湖北省“特色學科”,是學校博士點建設學科之一。在2019、2020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學院2個一級學科均上榜。2019年,工商管理排名前25%,位列湖北省屬高校第1位;管理科學與工程排名前46%,位列省屬高校第2位。2020年,管理科學與工程在總排行榜中位于前40%(全國第91名),位列湖北省屬高校第1位。
現有教職工9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33人,博士52人(在教師中占比68%),博士生導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陽光學者9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兼職教授5人,1人入選武漢3551人才項目,企業家兼職教授9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名。學院還擁有一批國家項目及課程評審專家和一級學會常務理事等學者。
學院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建有多個實驗與實踐等創新平臺,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院先后獲中國紡織協會教學成果獎3次,湖北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3次。擁有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湖北省高校優秀教學團隊2個。近年來,研究生獲全國數學建模大賽二等獎1項、省優秀碩士論文6篇,在IJPE、中國管理科學、管理工程學報、系統工程學報、情報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學院擁有2個省級人文社科基地。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7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21項;獲國家級社科政府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湖北省及武漢市各類教學科研獎26項。近年來,學院教師相繼發表ESI高被引,SCI一區論文,在NRL、EJOR、IJPE、IJPR、AOR、JKM、IJKM、管理科學學報、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南開管理評論、中國管理科學、系統工程學報、管理工程學報、情報學報、科研管理、管理評論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0余篇;出版相關專著、教材20余部,其中國家級教材2部。
學院于2020年成為商學教育國際認證協會BGA正式會員,標志著我校商科教育在國際認證和國際化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學院還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澳大利亞霍姆格蘭學院、美國佩斯大學、孟加拉國東南大學、法國和香港等高校管理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及聯合培養本科、碩士和博士生。每年為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輸送優秀博士研究生,并為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多名留學研究生。
學院研究生學習研究環境良好,設有專門的研究生辦公室,配備空調、飲水機等,并為每個碩士研究生配備一臺電腦。學校住宿條件良好,全面實現無線WIFI覆蓋。學院積極推進教育創新工程,建有多個實驗與實踐等創新平臺。
辦學理念
管理學院的遠景:
培養中小企業家的搖籃和卓越的管理科學工程師的殿堂。
管理學院的理念:
創新:追求卓越,突出貢獻;
求實:量化績效,實事求是;
包容:尊重個性,百花齊放;
成才:實現價值,人人發展。
管理學院的目標:
以科學研究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營造良好的學術與培養適應社會需求人才為文化,力爭將學院建成 “有水平、有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學院”。
培養條件
1、 優秀的師資隊伍。所有碩士生導師均畢業于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日本東京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聘請香港中文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知名學者擔任客座教授,洞察學科的前沿與趨勢。
2、 齊全的軟硬件配套。學院擁有企業決策支持中心和湖北省紡織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等2個省級人文社科基地,武漢光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長江成長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等2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
3、 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學院設有研究生知行論壇,提升研究氛圍;成立導師團隊,協力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邀請牛津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外知名管理大師和知名學者經常來管理學院交流。舉辦或承辦多個國際國內論壇與學術交流峰會。
4、 舒適的學習環境。學院給每位研究生都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科研條件,設有研究生工作室。
研究生就業狀況
1、研究生畢業去向
1)就業形勢良好。碩士研究生就業形勢良好,90%以上的畢業生在擇業選擇上把握主動權,擁有2-3個簽約意向單位的情況較為普遍。
2)就業質量較高。有19%的畢業生進入銀行等金融機構,有19%的畢業生進入高校當老師,34%的民營企業中有一部分屬于上市公司,還有8%的進國企。另外,有8%的學生到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985高校攻讀博士學位。
為了給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與學術研究環境,學校和學院為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了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學校層面、學院層面等多層次的獎助學金體系,以資助其按時完成學業。
對第一志愿報考管理學院研究生的實行優先錄取,并保證所選第一志愿導師。
武漢紡織大學管理學院網址:http://em.wtu.edu.cn
武漢紡織大學管理學院研招QQ群:958322528
地址: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號(陽光校區)
添加武漢紡織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武漢紡織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紡織大學報錄比、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群、武漢紡織大學學姐微信、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真題、武漢紡織大學專業目錄、武漢紡織大學排名、武漢紡織大學保研、武漢紡織大學公眾號、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武漢紡織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2022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全文
90%的同學都瀏覽了: 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院 武漢紡織大學招生簡章 武漢紡織大學聯系方式 武漢紡織大學考研復試 武漢紡織大學成績查詢 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專業 武漢紡織大學考研分數線 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導師 武漢紡織大學專業排名 武漢紡織大學參考書目 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經驗 武漢紡織大學考研報錄比 武漢紡織大學考研問題 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真題
因為武漢紡織大學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一對一輔導培訓機會。
本周加入的 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兼職:
會計學專業:魏* *工商管理專業:劉* *新聞與傳播(專碩)專業:劉*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趙* *藝術設計(專碩)專業:張* *藝術設計(專碩)專業:張* *藝術設計(專碩)專業:孫*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鐘* *更多研究生學姐學長,請加學姐微信二維碼 >>
相關推薦
- 2022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 2022武漢紡織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 2022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
- 2022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專業目錄
- 2022武漢紡織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及招生人數
- 2022武漢紡織大學考研科目
- 2022武漢紡織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 2022山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北京服裝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2長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西華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內蒙古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湖南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西安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河北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中山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中南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哈爾濱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曲阜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遼寧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東北電力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集美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河北北方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2遵義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江南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濰坊醫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2山東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2山東政法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2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北部灣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浙江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河北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湖南理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2延安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河北經貿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鹽城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2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2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2南京藝術學院研究生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