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導師:于紅妍

發布時間:202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導師:于紅妍

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導師:于紅妍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導師:于紅妍 正文


  導師姓名 于紅妍 導師性別 女
  職務職稱 副教授.
  所在院系 體育系
  所屬學科 體育學
  研究方向 體質健康監測 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
  聯系電話 62933241
  電子郵箱 yuhongyan@sjtu.edu.cn

  個人簡介
  于紅妍,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學位。從1996年開始本科學習至2009年獲得博士學位期間,一直從事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的學習和研究。對待科學研究的態度是:有熱情,有韌勁,注重積累,并在積累中不斷尋求突破和創新。在研究方法上,擅長運用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和運動解剖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與體育鍛煉或運動訓練方法相結合,開展應用性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為:體適能理論與方法研究(競技體適能和健康體適能)。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人的科研能力進行總結。
  一、留美學習經歷。2008年成為國家留學基金委首批選派到美國進行專業學習的體育博士研究生。在美國期間主要是跟隨導師進行課題研究和兩門專業課程的學習。與導師Dr.Hermann.J.Engels教授和賴勤教授合作完成《美國中小學生體成分與平衡能力的控制與學習能力的關系研究》(該項研究成果于2009年10被美國西部運動生理學年會錄用。)和《美國絕經婦女體溫與睡眠質量關系研究》兩項課題,同時在專業英語能力方面有了較明顯的提高,為本人能夠與國外學者進行學習和合作交流打下了一個良好基礎。
  二、掌握的研究方法:通過六年碩博期間科研方法的學習,已掌握了多導人體表面肌電信號采集與分析、遠紅外高速三維運動技術解析、測力臺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等研究方法,并將這些方法應用在了高水平運動員和普通人的體適能以及運動技術的診斷與分析中。如,2008年對我國參加奧運會競走項目的運動員進行奧運科技攻關服務,該項研究完成了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的分課題1項,并于2010年在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天津體育學院學報和武漢體育學院學報的發表CSSCI論文三篇。目前結合社會發展和工作需要,加強了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理論和方法的研究。三、2009-2011年主持完成的科研課題情況:
  1.2010年上海哲社“上海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及運行模式研究”項目負責人。(在研)
  2.2011年上海市教委科技創新重點課題“上海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效果評價研究”負責人。(在研)
  3.2010年上海體育局課題“學生體質健康全面質量管理方法的研究”負責人。(在研)
  4.2010年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大學生對體測認知態度及體育鍛煉行為的研究”。(在研)
  四、科研成果的轉化:2007年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新標準出臺后,與北京“體之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在國內率先研發《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軟件,該軟件已被全國多個省市的學校的學生體質測定所采用。2010年開始與深圳一家研發和生產遠紅外理療產品的公司進行橫項課題的研究。
  五、國際學術交流。多次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與國外專家學者進行交流與學習。如參加2010、2011年亞太地區體育科學與健康學術會議;2010、2011年東亞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2010年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國際學術交流會(南京)、  2010年上海國際運動與健康高層論壇等國際學術會議并做論文報告。
  今后的研究將繼續采用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基礎理論與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在高水平運動員競技體適能與大眾群體的健康體適能方面進行更加深入學習和研究。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上海交通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上海交通大學考研分數線、上海交通大學報錄比、上海交通大學考研群、上海交通大學學姐微信、上海交通大學考研真題、上海交通大學專業目錄、上海交通大學排名、上海交通大學保研、上海交通大學公眾號、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上海交通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上海交通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上海交通大學

本文來源:http://www.1pkzg1.com/shanghaijiaotongdaxue/daoshi_49210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