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视频_精品1区2区3区_综合天堂久久久久久久_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林業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

專業課資料

西南林業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西南林業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生命科學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培養方案食品加工與安全(095135)

Food Processing and Safety

 
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學位是與食品生產、加工及全程質量安全控制密切相關的專業學位。本專業學位領域以農業種植、養殖產品為原料,以工學、農學、理學和醫學作為主要科學基礎, 研究食品原料生產與加工過程及質量安全等相關專業領域實際問題。本專業學位教育主要培養食品生產的研究、開發、推廣、應用和教育等企事業單位及管理部門的高層次、應用型和復合型的專門人才。
本領域具有碩士生導師資格教師 10 人,其中教授 4 名,副教授 4 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 8 名。本領域已經在糧油食品加工與廢棄物資源化、農產品加工與儲運、食品風險與評估、食用菌種植和產品開發形成了穩定研究方向。本領域采取雙導師制,實踐基地、行(企)業兼職導師 10 人,由校內具有較強的科研和成果轉化能力的碩士生導師與具有豐富的工程與管理經驗的企事業單位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聯合指導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更接近實際,論文選題力爭來源于生產和管理實際具有明確的工程和管理背景,突出應用效果和實用價值。
本領域實驗室面積 240 m2,校內實驗實習車間 60 m2。擁有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噴霧干燥機、冷凍干燥機、全自動索氏抽提器、旋轉式黏度計、旋轉蒸發儀、纖維素測定儀、冷凍離心機、酶標分析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熒光分光光度計、輕便色彩色差儀、真空包裝機、超純水儀、微波消解儀等專業儀器及食品加工小型生產線。紅河縣現代農業產業園、貓哆哩集團、云南宏綠辣素有限公司、云南省林科院經濟林所、廣西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企事業單位是學院的理事單位,為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教學與實習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一、培養目標

“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農業碩士是與優質農產品或優質食品原料生產、農產品加工與食品制造、食品質量安全控制及監管等方面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學位。以發展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為宗旨, 為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培養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能夠獨立承擔食品加工與安全相關的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培養要求:
1、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覺悟;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樹立科學發展觀,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掌握本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的管理、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具有創新

意識和現代食品加工與安全理念,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能夠獨立承擔本領域較高層次的專業技術和管理工作。
3、掌握一門外國語,基本能夠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
 

二、培養方式

1、采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2、實行雙導師負責制。每個研究生配置 1 名校內導師和 1 名校外專業實踐導師,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指導工作。校內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綜合能力培養、專業業務指導和專業實踐安排等工作,校外專業實踐導師參與實踐過程、實踐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校內導師與實踐單位導師按照集體培養的方式,根據本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以及每個研究生的具體情況,制訂培養計劃,定期檢查實施情況。
3、強化研究生培養中的實踐教學,鼓勵研究生到企業實習,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林業工程領域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實踐教學時間。

三、主要研究方向

1、食品安全評價

以農產品及其制品為研究對象,研究功能食品與分子生物學基礎、有害化合物殘留、食源性病院生物污染防治。

2、食品質量安全

研究食品的營養、安全與健康的關系,食品營養的保障和食品安全衛生質量的管理。

3、食品保藏技術

以農林食品及其加工制品為研究對象,研究食品原料的加工及保藏技術。

4、食品精深加工

研究食品加工的基礎理論和工藝技術,研制開發新型食品和保健品,及農林食品綜合利用。

5、食品微生物學

研究食品微生物與食品加工、保藏及食品品質的關系。

6、食品加工廢棄物高值化利用

研究農林食品加工廢棄物的高值化綜合利用。
 

四、學習年限

學習年限一般為 3 年,全日制最長不超過 5 年,非全日制最長不超過 6 年。
 

五、學分要求與課程設置

1、學分要求

本領域總學分最低要求為 30 學分,其中課程學分不少于 21 學分(包括學位課程學習 17 學分,選

修課程學習4 學分),必修環節9 學分。

2、課程設置

攻讀本領域專業學位的研究生需學習以下課程: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考核
方式
備注
 
 
 
 
 
學位課
 
公共學位課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 1 考試  
[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 1 考試  
[3] 專業碩士外國語 64 3 1 考試  
[4] 現代農業創新與鄉村振興戰略 32 2 1 考試  
 
專業學位課
[5] 食品加工與貯運專題 48 3 1 考查  
[6] 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專題 32 2 1 考查  
[7] 食品安全案例 32 2 1 考查 案例課
[8] 食品產業信息與網絡安全 32 2 1 考查  
 
 
 
 
 
 
選修課
 
 
 
 
 
 
選修課
[9] 食品安全風險與評估 32 2 1 考查  
[10] 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新技術進展 32 2 1 考查  
[11] 全產業鏈農產品生產安全控制技術 32 2 1 考查  
[12] 食品加工新技術研究進展 32 2 1 考查  
[13] 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規劃專題 32 2 1 考查  
[14] 現代農業知識產權與保護 32 2 1 考查  
[15] 木本油料產品加工及廢棄物資源化 32 2 1 考查 案例課
[16] 科技應用文寫作 32 2 1 考查  
 
 
 
必 修
環 節
[17] 個人培養計劃   0 1    
[18] 論文開題報告   2 3    
[19] 論文中期檢查   0 4    
[20] 專業實踐   7 3-5    
[21] 形勢與教育政策   0 1-2    
 
要求及說明:
1、研究生課程學習分為學位課和選修課兩部分。所有課程學習要求在第2 學期期中前完成;
2、政治課和外語課由研究生院統一設課。其中政治理論課2 門,專業碩士外國語1 門,具體設課方式、授課內容及考核方式參照教育部相關文件執行;

3、考核方式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考試分開卷考試和閉卷考試,考查主要指課程論文、競賽各類設計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學位課的考核要求以考試方式為主。無論考試與考查,均可結合平時考勤、課堂小測試等綜合評定給出成績;
4、同等學力或跨專業入學的碩士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補修本專業大學主干課程2 門,補修課程不列入培養計劃,不計學分,由導師負責檢查、審核,報學院備案。

六、必修環節(9 學分)

1、個人培養計劃

碩士生入學后兩個月內,導師(組)應根據專業培養的要求,結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個人情況,指導研究生做好個人培養計劃。培養計劃經學院負責人批準后執行,并在學院研究生管理部門備案。

2、專業實踐(7 學分)

專業實踐由實踐環節和課程講座組成。專業實踐要求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實踐基地進行,校內和校外導師圍繞本領域學位授予要求制定實踐訓練大綱,指導并組織開展實踐教學工作,實踐訓練時間一般不少于 6 個月,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實踐環節計 6 學分,研究生按要
求要提交專業實踐計劃,撰寫實踐報告(不少于 1 萬字,含實踐進度),定期提交專業實踐中期考核材料,由雙導師和學院負責審核,考核通過者方可取得相應學分。其中以案例課的形式開設“行業安全教育與職業道德講座”課程,計 1 學分,講授行業相關的信息安全、工程安全和職業道德內容。研究生不參加專業實踐或參加專業實踐考核未通過,不得申請學位論文答辯。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在本單位進行專業實踐,也可以參照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辦法進行實踐訓練。

3、論文開題報告(2 學分)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開題,嚴格按照《西南林業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開題的有關規定》執行, 開題報告在第3 學期進行。

4、論文中期檢查

依據培養方案和個人培養計劃,根據課程學習、實踐能力、開題、論文進展情況,結合操行品德和身心狀況進行一次全面的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研究生進行分流淘汰。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4 學期進行。

5、形勢與政策教育

研究生的形勢與政策教育除將其相關內容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外,主要采取專題報告的形式進行,與貫穿培養過程的前沿講座相結合。一年級研究生參加專題講座每學期不少于 4 次,上交作業不少于 2 次。該課程每學期考核成績由聽課考勤和考試成績構成并納入研究生必修環節,總成績為各學期考核平均成績,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教研室負責統計并錄入成績。成績合格者,視為通過該環節。

七、學位論文

1、論文選題

研究生論文以結合生產實踐進行選題為原則,針對產業發展中產業規劃、食品原料生產、產品設計、食品加工、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與監管等方面的實際問題,通過具體的課題研究,提升學生創造力, 提出解決食品生產和管理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的可行性方案,提出創新性成果,促進現代農業和食品產業的發展。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要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創造力。
非全日制研究生論文選題要密切結合當地或本企業的農產品生產、食品加工、食品質量與安全檢測和監管等方面的實際,以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提高農產品加工技術和安全管理水平為目的開展選題和科研。

2、論文形式

學位論文應反映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可將研究論文、項目(產品) 設計、調研報告、案例分析等作為主要內容,以論文形式表現。

3、論文評審與答辯

學位論文的評審應著重考察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食品生產與管理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審查學位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攻讀農業碩士專業學位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研究生必須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成績合格,方可申請參加學位論文答辯。學位論文應至少有 2 名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評閱,其中應有來自實際工作部門或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答辯委員會應由3 或 5 位專家組成,其中校外專家1~2 名。導師可參加答辯會議,但不得擔任答辯委員會成員。

八、學位授予

完成課程學習及培養環節,取得規定學分,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并獨立或以第一作者、西南林業大學為第一單位在公開出版發行的學術刊物(不包括未正式出版的學術會議論文集、報紙及科普讀物等)上,發表一篇與學位論文內容有關的學術論文。按照《西南林業大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農業專業碩士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未達到學位授予條件而達到畢業要求者,準予畢業,獲得畢業證書。


西南林業大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生物學(0710)
Biology
 

(一)學科簡介

生物學一級學科為云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下設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  子生物學、生理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水生生物學、保護生物學、合成生物學、  生物物理學和代謝生物學等 13 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植物學于 1981 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生物學于
2010 年獲批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生物學一級學科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已形成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和資源生  物學等穩定的學科方向。通過加強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學科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總體格局:
(1)緊緊圍繞我國西南豐富的植物資源,開展珍稀瀕危植物資源調查、繁育、馴化等工作,逐  步形成了植物資源分類、培育與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優勢和特色。在優良竹種選育、發育機理、定向  培育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2)針對我國西南豐富的動物資源,依托云南特有的區位優勢  和動物特色,形成了動物生態、脊椎動物系統分類、動物生理生態與疫源疫病、動物營養與野生動  物馴養繁殖及產品利用等方面的優勢和特色。(3)圍繞云南獨特的微生物資源,開展了資源微生物  和病原微生物相關研究,在微生物抗植物病蟲害機理、固氮菌資源及應用、殺蟲抗菌除草微生物的  篩選等研究領域形成了優勢和特色。(4)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自然保護區管護等方面形成了  優勢和特色。
生物學一級學科擁有一支以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為主要骨干,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導  師隊伍。有全國優秀教師 1 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 3 人,國家級學術組織理事 4 人,
省部級專業委員會及學會常務理事 3 人,博士生導師 6 人。生物學一級學科的支撐平臺有云南省高等學校林木生物技術實驗示范中心、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和云南省高校林下生物資  源保護及利用科技創新團隊,擁有儀器設備總價值達 1535 萬元,其中價值 10 萬元及以上的儀器設
備有 28 臺(件)。
本學科主要培養具有研究能力和技能的生物學人才,畢業生可到生物學相關高校和研究院所從  事教學科研工作,也可到生物學相關公司就業。

(二)培養目標

培養為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服務,為人民、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鞏固和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從事生物學教學、研究和生產相關  的高級專門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 堅持立德樹人的培養方針,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教學環節,為美麗中國建設和鄉村振興計劃的實施培養具有高尚品德和實干精神的專業人才。

 
 
 
 
 
2.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熱愛科學,學術作風嚴謹,具有團結  合作精神和堅持真理的科學品質。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具備本學科專業必備的  樂山樂水、無怨無悔、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具有野外工作能力。
3. 系統而堅實地掌握生物學科的主要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熟練的專業實驗技能,熟悉所從事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發展動態和最新科技成就;具有較寬的知識面和較強的適應性;具有從事生物  學相關專業科學研究、教學和生產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4. 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外文專業文獻,運用外文撰寫科學論文。
5. 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國際化視野。

(三)培養方式

學科各專業應圍繞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研究生培養目標,結合研究生本身的實際需求,采取導  師負責與導師組、學科團隊、行業專家聯合指導(雙導師制)等多樣化的方式培養研究生。

(四)學習年限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  3    年,提前完成所有培養環節和論文工作者,按照有關管理的規定
可申請提前答辯,但最多只能提前  1    年;因特殊情況需延長學習年限者,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請,
經導師和相關部門批準,可適當延期,但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  5  年。學習年限期滿,未畢業者按自動退學處理。

(五)學科(研究)方向

1. 植物學
主要開展植物系統分類與區系地理學、植物資源與利用和植物生理生態等方向研究。
2. 動物學
主要開展動物生態與系統分類學、動物遺傳資源保護及利用和動物疾病發生機理與防控等方向  研究。
3. 微生物學
主要開展資源微生物開發與利用、微生物生物學和微生物生態學等方向研究。
4.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主要開展基因挖掘與功能驗證、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和分子系統學等方向研究。
5. 生理學
主要開展植物營養與生理、動物營養與生理和微生物生理學等方向研究。
6. 遺傳學
主要開展遺傳性狀及遺傳多樣性、遺傳和種質資源和組學等方向研究。
7. 細胞生物學
主要開展細胞工程、細胞分化與發育和分子細胞生物學等方向研究。
8. 發育生物學
主要開展發育與生殖調控、系統發育與演化和個體發育模式及環境適應機制等方向研究。

 
 
 
 
 
9. 水生生物學
主要開展水生植物學、水生動物學和水生(濕地)生物多樣性等方向研究。
10. 保護生物學
主要開展珍稀瀕特物種保護、關鍵生態系統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向研究。
11. 合成生物學
主要開展合成生物材料、生物質酶轉化和基因修飾與功能分子的合成等方向研究。
12. 生物物理學
主要開展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生物體能量代謝及對生命過程的調控與干擾等方  向研究。
13. 代謝生物學
主要開展代謝互作、代謝途徑與調控和代謝產物的分離及應用等方向研究。

(六)學分要求與課程、必修環節設置

生物學一級學科所包含的各二級學科總學分最低要求為 28 學分,包括課程學習 23 學分和必修
環節 5 學分。

1. 課程設置

生物學一級學科所包含的各二級學科課程學習的學分最低要求為 23 學分,其中學位課學分要求
為 16 學分,選修課 7 個學分,課程學習原則上要求在第 1 學年之內完成。具體課程設置如下: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學位課
 
公共課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36 2 2 考試  
[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8 1 1 考試  
[3] 碩士生第一外國語 144 6 1、2 考試  
 
專業課
[4] 現代分子生物學 48 3 1 考試 精品
[5] 生物科學研究進展 48 3 1、2 考查 全英文
[6] 科學研究方法 16 1 1 考試  
 
 
 
 
 
 
選修課
 
 
 
 
 
方向選修課
[7] 植物分類學 32 2 1 考試  
[8] 植物資源與利用 48 3 2 考試  
[9] 植物生理研究技術 32 2 2 考查  
[10] 生物多樣性理論與實踐 32 2 2 考試  
[11] 進化生物學 48 3 1 考查 雙語
[12]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 32 2 2 考查  
[13] 動物遺傳及生物技術 32 2 2 考查 案例
[14] 高等脊椎動物學 32 2 1 考查  

 
 
 
 
 
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學期 考核方式 備注
    [15] 動物營養與生理 32 2 1 考查  
[16] 水生生物學 32 2 1 考試  
[17] 分子遺傳學 32 2 1 考試  
[18] 組學研究 32 2 2 考查  
[19] 生物顯微技術 32 2 2 考查 案例
[20] 發育生物學 32 2 1 考試  
[21] 微生物生態學 32 2 2 考查  
[22] 發酵工程 32 2 2 考試  
[23] 高級生物化學 32 2 1 考查  
[24] 生物化學技術原理與應用 32 2 2 考查  
[25] 合成生物學 32 2 1 考試  
[26] 生物物理學 32 2 1 考試  
 
 
 
公共選修課
[27]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32 2 1 考查  
[28] 動物疫源疫病進展 32 2 2 考查 案例
[29] 科技論文寫作 16 1 2 考查 雙語
[30] 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 32 2 1 考查  
[31] 生物信息學 32 2 2 考查  
 
 
必修環節
[32] 開題報告   1 3 /  
[33] 實踐訓練   2 不限 /  
[34] 形勢與政策教育   / 1、2 /  
[35] 學術交流與討論   2 不限 /  
 
備注:現代分子生物學為精品課程,進化生物學和科技論文寫作為雙語課程,生物科學研究進  展為全英文課程,生物顯微技術、動物遺傳及生物技術和動物疫源疫病進展為案例課程。
要求及說明:
(1) 課程學習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擴展學生在相應學科領域知識的深度和寬度,使學生掌握本門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同時具備適應社會需要的發展潛力。各學科設置的課程  體系要有足夠的縱深度和寬廣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
(2) 研究生課程學習分為學位課和選修課兩部分。
①政治課和外語課由研究生院統一設課。其中政治理論課 2 門,碩士生第一外國語 1 門,具體設課方式、授課內容及考核方式參照教育部相關文件執行;
②碩士研究生學位課中專業課要求設置合理,以使學生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

 
 
 
 
 
統的專門知識。
③選修課是為拓寬碩士研究生的知識領域,增加研究生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和發展潛力設置的,  給研究生在選課上更大的靈活性和自由度,并以此促進學科的交叉和研究生的個性發展。選修課只   需列出本學科開設的、或者推薦學生選修的其他課程。
(3) 考核方式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考試分開卷考試和閉卷考試,考查主要指課程論文、競賽及各類設計等其他形式的考核。學位課的考核要求以考試方式為主。無論考試與考查,均可結合  平時考勤、課堂小測試等綜合評定給出成績。
(4) 對于同等學力和跨學科考取的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自學補修 2~3 門本科核心課程, 補修的本科課程不計成績不計學分。

2. 培養環節

(1) 培養計劃
碩士生入學后兩個月內,導師(組)應根據學科專業培養的要求,結合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個  人情況,指導研究生做好個人培養計劃。培養計劃由學科負責審定,經學院負責人批準后執行,并  分別在學院和研究生院備案。
(2) 學術交流與討論(2 學分)
學術交流與討論應結合碩士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學位論文工作,由導師、學科與相關領域專家、  研究生共同參加,以專人報告、集中討論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每個學科點每學期舉辦研討活  動的次數不少于  5  次,研究生必須按要求在研討活動上作專題報告;此外,研究生必須參加與本學科專業相關的學術會議報告及講座,各學科專業要根據自身特點,對研究生在參加學術研討過程中  應作專題報告次數以及研究生參加學術會議報告和講座的次數、考核評價辦法等提出具體規定。該  環節考核通過后,記 2 學分。
(3) 開題報告(1 學分)
碩士生開題報告應在導師指導下,在查閱文獻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于入學后第三學期結束前  完成。開題報告書應首先獲導師認可通過,并在舉行開題報告會的前一周送交考核小組成員審閱后  方可參加開題。開題報告應由考核小組進行論證,論證通過者記 1 學分。開題報告通過者,以書面形式交至所在學院審批后備案。在此基礎上,碩士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盡快擬定論文的具體工作計  劃,并予以實施。開題報告未通過者,在一定時間內(兩次開題時間間隔不得少于  3  個月)重新開題,2 次不通過者,則學籍自動順延一年;順延期滿仍未重新開題或者 3 次開題未通過者,按退學處理。具體要求按《西南林業大學關于學術型研究生開題報告的規定(修訂)》執行。
(4) 中期考核
碩士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學后第四學期內,由所在學院統一安排,各相關負責人組織和實施。  審查小組應對其思想品德、課程學習和科研能力三方面進行全面考查,并根據考核結果進行預警和  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審核、備案。具體要求按《西南林業大學關于學術型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規定
(修訂)》執行。

 
 
 
 
 
(5) 實踐訓練(2 學分)
包括科研實踐、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等形式,要求結合本學科專業特點和碩士生  培養要求進行。每學年實踐結束,研究生須提交一份書面的科研進展報告或實踐報告,經導師考核  認定合格后,計 2 學分。
(6) 形勢與政策教育
研究生的形勢與政策教育除將其相關內容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之中外,主要采  取專題報告的形式進行,與貫穿培養過程的前沿講座相結合。一年級研究生每學期參加專題講座不  少于 4 次,上交作業不少于 2 次。該課程每學期考核成績由聽課考勤和作業成績構成并納入研究生必修環節,總成績為各學期考核平均成績,由馬克思主義學院形勢與政策教研室負責統計并錄入成  績。成績合格者,視為通過該環節。

(七)學位論文或畢業論文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位論文工作,培養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和   獨立工作能力,培養分析、綜合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嚴   謹踏實的治學態度。應引導學生選擇學科前沿領域課題和對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的課題,  突出學位論文的創新性和先進性。
(1) 論文選題與開題
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選定研究課題。選題一方面要考慮本學科研究的前沿性和實際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要力求和國家級或省部級基金項目、攻關項目等接軌。學位論文工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盡早   開始,在查閱文獻、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做好開題報告。開題報告主要包括立題意義、文獻綜述、研   究計劃及目標、主要理論(技術)難題及擬解決方案等。開題報告應在學科范圍內公開宣講,并廣   泛征求意見。學位論文的研究在實施過程中要求研究生在指導老師的組織下,定期或不定期在學科   內進行匯報和交流。
(2) 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
學位論文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生本人獨立完成。論文的研究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利用研究  工作的機會,掌握實驗室內、外的實驗操作技術,并掌握有關實驗儀器的使用和保養。論文題目確  定后,用于論文工作的時間一般不少于一年。論文撰寫要求資料可靠,推理、論證正確,層次清晰,  語言通順,表達正確。對所研究方向的最新成就要有所了解,并在該研究方向上有新的見解和研究  成果。論文撰寫必須符合《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格式要求》。以省、校兩級優秀碩士學位論  文為目標,著力提高學位論文質量。
(3) 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
研究生的論文答辯、學位申請等環節按《西南林業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中的有關規定  執行。論文先送學院,學院按要求組織論文送審,送審評閱合格方能進行論文答辯,經論文答辯通  過后申請學位。

(八)其他要求


 
 
 
 
 
碩士研究生學習期間,須以第一作者第一單位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或接受發表)1 篇論文,才具有申請學位的資格。若沒有滿足此項要求的,在符合學位論文答辯其他要求的情況下,可  申請進入論文答辯程序,通過論文答辯者,可先予畢業,但暫緩授予學位。

(九)學位類型

學位論文按照西南林業大學有關規定組織送審和答辯,經答辯委員會審查通過,并經學校學位  評定委員會討論批準后,可授予理學碩士學位。


學科簡介

生物學一級學科為云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下設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  子生物學、生理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水生生物學、保護生物學、合成生物學、  生物物理學和代謝生物學等 13 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植物學于 1981 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生物學于
2010 年獲批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生物學一級學科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已形成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和資源生  物學等穩定的學科方向。通過加強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形成了學科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總體格局:
(1)緊緊圍繞我國西南豐富的植物資源,開展珍稀瀕危植物資源調查、繁育、馴化等工作,逐  步形成了植物資源分類、培育與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優勢和特色。在優良竹種選育、發育機理、定向  培育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2)針對我國西南豐富的動物資源,依托云南特有的區位優勢  和動物特色,形成了動物生態、脊椎動物系統分類、動物生理生態與疫源疫病、動物營養與野生動  物馴養繁殖及產品利用等方面的優勢和特色。(3)圍繞云南獨特的微生物資源,開展了資源微生物  和病原微生物相關研究,在微生物抗植物病蟲害機理、固氮菌資源及應用、殺蟲抗菌除草微生物的  篩選等研究領域形成了優勢和特色。(4)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自然保護區管護等方面形成了  優勢和特色。
生物學一級學科擁有一支以博士、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為主要骨干,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導  師隊伍。有全國優秀教師 1 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與技術帶頭人 3 人,國家級學術組織理事 4 人,
省部級專業委員會及學會常務理事 3 人,博士生導師 6 人。生物學一級學科的支撐平臺有云南省高等學校林木生物技術實驗示范中心、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和云南省高校林下生物資  源保護及利用科技創新團隊,擁有儀器設備總價值達 1535 萬元,其中價值 10 萬元及以上的儀器設
備有 28 臺(件)。
本學科主要培養具有研究能力和技能的生物學人才,畢業生可到生物學相關高校和研究院所從  事教學科研工作,也可到生物學相關公司就業。
現有教師42人,其中具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2人,碩士學位教師20人;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8人。獲得的榮譽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云南省優秀教師1人、云南省教學名師1人、云南省首屆高校教師中國夢教書育人星光獎優秀教師1人、第20次海峽兩岸林業敬業獎勵基金獎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
目前,學院有云南省名師工作室1個;云南省高校特色專業:生物技術專業;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術實驗示范中心;云南高校林下生物資源保護及利用科技創新團隊;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聯系方式
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白龍寺300號 西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620信箱
0871-63864178 生命科學學院簡介
生命科學學院成立于2011年4月,由原資源學院生物技術教研室、保護生物學學院動物科學教研室和基礎部生物化學教研室組建而成。學院現有生物技術、生物化學和動物科學3個教研室。生命科學學院設有四個本科專業:生物技術、應用生物科學、化學生物學和動物科學,現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600余人。現有教師42人,其中具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2人,碩士學位教師20人;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8人。獲得的榮譽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云南省優秀教師1人、云南省教學名師1人、云南省首屆高校教師中國夢教書育人星光獎優秀教師1人、第20次海峽兩岸林業敬業獎勵基金獎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
目前,學院有云南省名師工作室1個;云南省高校特色專業:生物技術專業;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術實驗示范中心;云南高校林下生物資源保護及利用科技創新團隊;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學院現有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生物學為云南省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學科。1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理學、水生生物學、發育生物學和保護生物學、合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和代謝生物學),在校碩士研究生60余人。
學院始終以服務社會為己任,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通過開展資源調查、技術模式示范與推廣、發明專利轉讓等方式,積極進行科技成果的推廣和轉化,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做貢獻。
63864788

添加西南林業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南林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林業大學報錄比、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群、西南林業大學學姐、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真題、西南林業大學專業目錄、西南林業大學排名、西南林業大學保研、西南林業大學公眾號、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林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林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西南林業大學考研網由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西南林業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河口市| 房产| 昌邑市| 长宁区| 离岛区| 安庆市| 湖州市| 始兴县| 连城县| 杂多县| 万年县| 海兴县| 湄潭县| 涟水县| 青川县| 杂多县| 萍乡市| 色达县| 汤阴县| 嘉禾县| 南召县| 中方县| 江口县| 沙雅县| 英吉沙县| 宁明县| 衡山县| 新竹县| 和田市| 丰原市| 工布江达县| 白水县| 神农架林区| 赣榆县| 阿克陶县| 郯城县| 旅游| 浦东新区| 乌兰察布市| 道孚县| 曲水县|